昔日光景
從前的小漁村, 今天的大都會, 在這漫長過程中, 香港的社會、經濟、民生等結構也不斷在轉變, 香港曾於19世紀未發展過一系列的重工業, 包括採礦、鋼鐵、水泥、造船及船舶修理等。當中造船及船舶修理更有接近百年的歷史, 同時亦見證著香港的發展。1883年, 太古公司將還是荒蕪一片的鰂魚涌, 發展成當時香港最龐大的工業區, 並設立了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 並為太古船塢的工人, 在附近的西灣河及鰂魚涌一帶興建宿舍, 全部均以太字來命名, 這次採訪, 就是要走進船塢的前工人宿舍, 太成樓、太就樓、太興樓及太隆樓。
右前:太成樓 左前:太就樓; 右後太興樓 左後:太隆樓,
取意為「成就」、「興隆」。
太成樓、太就樓、太興樓及太隆樓的位置。
當下圍城
英皇道鰂魚涌段998號, 惠利大廈斜對面就是鰂魚涌街, 沿著此街道走, 經過路邊的餐廳、街市及市政大樓, 一直走到盡頭, 就是我要採訪的地方, 太古船塢公司的前工人宿舍, 太成樓、太就樓、太興樓及太隆樓。
四座舊樓左邊兩座、右邊兩座並列, 每座有十層, 每層有16個單位, 至今超過五十年樓齡, 名字取意為「成就」、「興隆」, 前兩者為當年船務工人之宿舍, 後兩者則為糖廠工人所住。走進四座舊樓之間, 人便彷彿置身圍城當中, 被一座座高樓大廈所築起的城牆包圍, 站在「成就」、「興隆」的中心點, 便有如坐井觀天, 有此感覺只因「城牆」太高, 阻擋了視線, 也阻擋了天空。所謂的「城牆」, 分別為「康惠花園」(北)、「康景花園」(南)及「南豐新邨」(東), 而西面為山丘, 「成就」、「興隆」四座均屬私人樓, 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地產商, 也就形成了「圍城」的格局。
被高樓大廈所包圍的「圍城」。
衛星圖下的「圍城」。
舊時代的的記憶
前工人宿舍南面現時為康景花園, 花園於1988年建成, 它的位置從前為「太古水塘」, 水塘主要為太古集團旗下的工廠提供水源之用。
當年有不少人到水塘遊泳而遇溺的個案, 有些在新聞上報導, 也有些只屬傳聞, 但已經足夠傳出了很多個不同的「鬼故」。 每逢大雨季節, 水塘儲水高漲的時候, 太成樓、太就樓以及太興樓、太隆樓中間的路就會形成一條引水道, 將過多的儲水沿鰂魚涌街一直引出英皇道, 因此四座舊樓的最底層住宅及商鋪均離地面約兩至三米 , 以確保「水浸」時不會影響民居。而北面的康惠花園位置從前是「香港汽水廠」, 東面的南豐新邨則原本是山丘。
1940年的地圖,左下角較少的一個為太古水塘, 可見通住太古水塘之路仍末出現。
1967年的地圖, 已有「小路」通住太古水塘 。
香港造船業於七十年代走進夕陽, 太古船塢因而於1978年結業, 其後與黃埔船塢合併成今日的香港聯合船塢, 並於青衣海域運作, 太古船塢的原址則發展為住宅及商業區, 也就是今日的太古城, 工人宿舍包括「成就」、「興隆」等則隨太古船塢的解散而作私人樓出售, 有些出售給太古廠工人, 也有些被外人買下, 現時於太就樓底層經營士多的周老闆, 就是於32年前買入士多舖位以及太隆樓其中一個單位的「外來客」。據周老闆說, 當年的舖位及單位兩者分別都以16、17萬左右買下, 自此便經營至今, 老闆說在超級市場尚未誕生之前, 士多舖也是一門利潤可觀的生意, 現在卻大不如前, 幸好舖位屬自己, 毋須承受昂貴租金。
士多老闆於32年前買入舖位, 屬個人擁有, 毋須承受昂貴租金。
在「成就」、「興隆」之間, 可見大部份都是上了年紀的面孔, 間中會聽見麻雀碰撞的聲音, 或是看見到棋盤上對陣的老人, 士多鋪周老闆的孩子已成家立室, 年輕一輩也許厭倦了「圍城」內的殘舊, 然而在這個小小的「圍城」中, 可以找到茶餐廳、士多、補習社以至五金舖等貼近日常生活需要的商舖, 圍城之下形成了社區, 反觀附近的甚麼花園佔地雖大, 但想要找一家餐廳卻好不容易。
採訪當中, 太就樓的茶餐廳老闆娘就正拿著一個個下午茶, 住康景花園送外賣去, 這不禁讓人反思, 一個大型屋苑是否有作為生活社區的足夠條件?連一家餐廳都缺乏, 吃東西要到屋苑以外的地方, 連人們最基本的需要也被忽略, 那麼樓層起到40、50層的意義又何在?除此之外, 採訪過程中, 不時都會見到街坊之間互相打招呼問好, 這些都是難以在大型屋苑中所感受到的人情味。數十年之間, 我們把樓層愈起愈高, 把樓價愈炒愈貴, 究竟時代的變遷是進步還是在倒退?
「圍城」會否有一天被地產商收歸旗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