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28, 2011


法國新浪潮與楚浮 ;
《四百擊》鏡頭運用與鏡頭內事物的象徵意義。


對於François Truffaut的華文譯名,我喜歡「楚浮」多於「社魯福」,前者細緻得多,一聽便知是藝術家的名字;後者太過粗糙,讀起來像是外國政客之流。因此,在文章中我會使用「楚浮」這譯名。

法蘭索瓦 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是法國著名導演及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另一法國名導尚盧 高達(Jean-Luc Godard)並列。楚浮14歲時,因為矌課而被學校開除,失學後的他轉到工廠打工。他從小熱愛電影,不惜借貸去舉辦放映會,16歲時更因欠債而被送進男童院。在男童院的楚浮並沒有減少對電影的熱愛,更與當時最重要電影評論家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以書信溝通,才華漸漸受到巴贊賞識,之後更從男童院將他保釋,並引進於影評界。從始,巴贊成為楚浮的精神導師,也影響著他的電影觀。1951年巴贊創辦《電影筆記》,其後楚浮加入,成為巴黎最尖銳的影評家。

法國新浪潮是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所出現的電影流派,影評人對於一些法國導演團體所給予的稱呼,他們受到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與古典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從而産生自己的風格。法國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楚浮、尚盧高達、埃裏克侯麥、克勞德夏布洛與賈克希維特等人。而《四百擊》更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法國新浪潮的強調實景拍攝,風格自然寫實,內容貼近當代法國人的生活,但因果關係鬆散,甚至主角都缺乏人生目標(如《斷了氣》)。另一特點是,結尾通常都是有不明確的,開放性結局留下無數的討論空間(如《四百擊》)。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所執導的的電影,他按自己童年時期的坎坷經歴作藍本,拍攝成他的首部半自傳式長片。《四百擊》成為了第一部在康城得獎的新浪潮電影,同時亦奪得了該影展的最佳導演大獎。與《二十歲之戀》、《偷吻》、《床地風雲》及《愛情逃跑》組成安端但奴五部曲。

《四百擊》於1959年5月4日在法國上映,片長約100 分鐘,講述主角安端但奴的童年故事,由學校到家庭,社會到男童院,種種的壓迫、冷漠、殘酷到最後被關進於重門深鎖,一步一步衝擊著小男孩的心靈。楚浮運用精巧的鏡頭將光影與巴黎的街景完美結合,構成不朽的經典。法國諺語說,一個頑皮的孩子要承受四百下打擊才能夠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大人。而《四百擊》正是一個在打擊之下成長的故事,也就是楚浮的故事。

《四百擊》拍攝於1959,風格自然,簡單易明,但同時又帶有強烈的喻意,配合電影的配樂與鏡頭運用,帶給觀眾無窮無盡的反思。《四百擊》最為人津津道道的是電影拍攝手法,從一開始「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s)的巴黎,到最後主角狂奔的「長鏡頭」(Long Take),無一不時當代拍攝的經典,因此,文章中我要尋探討的是《四百擊》的鏡頭運用,以及鏡頭內事物的象徵意義。我會選取以下三段,分別為片首的「進入巴黎」,中段的「機動滾筒」以及「木偶劇場」去進行分析。

首先是「進入巴黎」,電影一開始以「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s)方式帶領觀眾遊覽巴黎市中心,根據鏡頭設置的高度,應該是坐在開蓬車之上進行拍攝的,因為鏡頭內見到其他車身較高的巴士。而另一特別之處,是鏡頭的捕捉總是偏向斜上方,在開蓬車上還要向着斜上方,那就是小孩子的視點了,也許是主角安端但奴,又或者是楚浮記憶中的童年畫面。鏡頭隨車身不斷遊走,但全段視點都沒有離開巴黎鐵塔,即使被其他建築物阻擋,鏡頭也是向著鐵塔的方向。當「建立鏡頭」完結,隨之而來的是電影制作者名單的出現,我認為這段除了是藝術上的表現之外,另一更重要的功能是向國際輸出法國的形像,巴黎鐵塔是法國的象徵,在當時1950年代,電影是最重要的國家文化産物之一,在片首就將國家首都及象徴展示,很明顯電影的開首就有文化宣傳的功能。

然後是「機動滾筒」,中段講述主角安端但奴逃學後四處遊樂,除了去電影院外,還到遊樂場玩「機動滾筒」。此場甚具象徵意義,「機動滾筒」是指透過快速轉動,産生離心力,將滾筒內的人升起的機動遊戲。當物理速度改變,主角隨之而作出不同的姿勢,如升起及最後倒立等。主角對此表現出享受的表情,滾筒外的人也對此歡呼,這裏就好像走進超現實之中,主角亦由此從壓抑中獲得暫時解脫。鏡頭方面,不停切換著滾筒內外的第三身及主觀視點,讓觀眾代入主角的超現實畫面,感受其興奮。全段沒有使用配樂,只有滾筒及歡呼聲,由此帶出真實感。主角透過「機動滾筒」中從壓迫得到暫時解放之後,走到街上便立即看到他的母親與另一男人私通,由超現實到現實之間,快樂與失落,作了強烈的對比。

最後是「木偶劇場」,導演利用木偶戲去牽動劇場內小孩的情緒,並刻意捕捉一個個孩子的臉孔,他們所表現的都是最真實的情感,這與新浪潮所強調的「寫實主義」不謀而合,因為在電影拍攝中,只有比主角更小的孩子才能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因為他們並不是在演戲,而是表現出真正的自己,所有表情都是來自最真實的感受。如果是像主角一樣年紀的孩子,他已經意識到「自身」的存在,也就是會受到其他事物如鏡頭或在場工作人員所影響,無法將感情完全釋放。劇場中大多數小孩狂熱豐富的表情,與兩位冷靜甚至冷淡的臉孔作對比,象徵著孩子與成人世界的差距 : 前者無憂無慮 ; 後者心事重重。稍為年長的兩位主角對木偶劇無動於衷,因為他們已踏進成人世界。「木偶劇場」一段以中鏡及較高角度表現出劇場內小孩之眾多,並以對比手法突顯出兩位主角的冷淡。台上的木偶與台下的小孩交錯剪接,讓觀眾意識孩子情緒如何被牽動,與「機動滾筒」一樣,全段沒有配樂,只有現場聲音,真實感因此而提升。

由於《四百擊》實在太過經典,相關的電影評論也多不勝數,因此我嘗試從另類的觀點去解讀這部經典,電影技巧的分析也許與太多數影評相差不大。而象徵意義方面我盡可能以自己的理解,配合自己的文字和修飾去表達意見,但願與其他影評沒有太多的重複 ! 假以時日,希望能以更熟練的文筆,更深入的見解去解 讀這部經典 !

參考書目
1. Allen, Don. 《再見楚浮》,張靚蓓譯。臺北:遠流,1996。
2. 焦雄屏,《法國電影新浪潮》。臺北:麥田:2004。
3. 電影百年發展史

參考網站
1. 維基百科:www.wikipedia.org
t-t f r � , �-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font-size: medium; ">1. Allen, Don. 《再見楚浮》,張靚蓓譯。臺北:遠流,1996。
2. 焦雄屏,《法國電影新浪潮》。臺北:麥田:2004。
3. 電影百年發展史


參考網站
1. 維基百科:www.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