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26, 2007

圖書館歷史

圖書館指的是收藏書籍的地方或機關,藏書按一定的規則分類放置,讓使用者可按這個分類規則來尋找他們需要的資料。

在西方,圖書館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第三世紀的巴比倫、埃及和亞述。(如果把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官方泥版文書檔案館」也算上的話,那年代就更加早了。)到了古希臘和羅馬時期更出現了收藏相當豐富的圖書館,如亞歷山大圖書館等。文藝復興時期,由於藝術發展喚起人們對古典作品的重視,加上印刷術的發明使識字人數增加,圖書收藏者的範圍也隨之擴大,除政府以外,還出現了宗教家、文樂家、音樂家、教育家、商人及軍人等各行業的收藏者,因此在歐洲各國,先後建立了許多圖書館。中國早於周代已有圖書館的概念,老子就是最早見載於史籍的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了,他當時任職為周藏室史,也稱「柱下史」,就是藏書室之史的意思,負責保管三皇五帝的書。漢高祖時代,蕭何收集秦代的書籍,並建石渠、天祿二閣來收藏,這大概就是正式的國家圖書館的開端了。

十七至十八世紀,是歐洲國立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最蓬勃的時代。這時,學術圖書館的概念逐步確立,圖書館的資料也開始開放給市民外借,與現代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己經相當接近了。

圖書館除了收藏以外,還保存各類的資料及數據。現代圖書館收藏的資料包括了手稿、電影片、幻燈片、照片及磁帶。而在古代,則收藏了民間藏書、諸典籍及史書等等的重要資料。由於圖書館擁有大量資料,故此能為不同年齡的人提供具指導性及創造性的資料,是以它對提升社會的文化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發生大規模社會運動和戰爭時期,圖書館經常都會成為破壞的目標,其主要目的是要破壞某一類文化及歷史資料,以及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西方有一個經典的故事,話說當伊斯蘭大軍攻陷亞歷山大,軍隊統帥下令要把亞歷山大圖書館燒了。他的理由是,世上所有的真理都包含在「可蘭經」裏了,圖書館中藏書的內容要是與「可蘭經」重覆,那就不必存在,燒了無妨;要是「可蘭經」中沒有,那就是邪說,非燒不可。不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很有可能是後來的基督教世界捏造出來詆譭伊斯蘭的。因為其實伊斯蘭教對文化非常重視,也保存了很多希臘古典時期的作品。歐洲經歷長久的黑暗時代,進入文藝復興時,很多古典著作,例如歐幾里德《幾何》其實都是從阿拉伯翻譯回來的。不過,這個故事倒可反映破壞對方的圖書館很可能是當時的一種戰爭習俗,尤其當敵人是信奉不同意識形態的時候,這種破壞行為顯得非常合理。

十九世紀中葉的歐洲, 人們認為圖書館可由當地政府用公款開辦,使地區圖書管館開始形成,這亦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階段。

二十世紀,由於科技的迅速發展,各方面的資料(大部分是期刊形式)大量增加,以致要在大量資料中進行快速檢索以及對特定項目提供信息變得非常重要,以往學術圖書館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資訊發展的需要,於是出現了專業圖書館,例如是建築圖書館 、醫學圖書館 及軍事圖書館等。這類專業種圖書館對學術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今天,圖書館除了提供資料收藏及借閱服務外,一些公共圖書館還有自修室、閱報室、雜誌區,較大型的圖書館更設有放映室。由於電腦資訊發展,許多圖書館也設置了上網區,供民眾上網查詢資料,甚至還出現了「網上圖書館」。另外,除了一般的公共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以外,很多中、小學及社區中心都有設立圖書館。圖書館的影響力也滲透得更深更廣了。(感謝梁生幫忙修改本文章,謝謝!)

星期六, 11月 10, 2007

崇拜

詞:陳沒 曲:彭學斌 唱:梁靜茹

你的姿態 你的青睞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為愛 就是被愛
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我活了 我愛了 我都不管了
心愛到瘋了 恨到酸了就好了
可能的 可以的 真的可惜了
幸福好不容易 怎麼你卻不敢了呢
我還以為我們能 不同於別人
我還以為不可能的 不會不可能
風箏有風 海豚有海
我存在在我的存在
所以明白 所以離開
所以不再為愛而愛
自己存在 在你之外


初次聽到這首歌時,就被歌詞吸引著,尤其是當中「我存在在你的存在」這句,第一次聽時實在不太明白這句詞的內容說甚麼。

後來加上自己的幻想,再反覆思考後,我個人得出以下的理解:
兩個人的若去到一個「崇拜」的關係,就會出現「我存在在你的存在」這情況。由於「崇拜」是單方面的,因此「崇拜」一方所產生的感覺,是完全由「被崇拜」的一方所引致的,「你的姿態 你的青睞」亦即是崇拜者活在被崇拜者的所營造的世界(又或是崇拜者自己替被崇拜者創造出一個給自己生活的世界)。一旦失去了對方的話,就會出現「愛到瘋了 恨到酸了」的情況,因此崇拜者必先要擺脫這「崇拜」關係,使自己不致於「無邊個會死」的情況,然後重新找回自己應找的世界,重新「我存在在我的存在」、「自己存在 在你之外 」。